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将水利工程技术、计算机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、通信技术、传感技术、控制及优化管理和图像处理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充分融合、建立一个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,集先进性、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,为灌区管理决策提供丰富、全面、直观、有效的各类实时采集信息,形成全流域的水利信息应用平台和面向社会的水利信息网络,进一步优化灌区现有的水资源调度体制,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 系统功能: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于各种灌区、水库、流域等的信息化建设。用户可通过此管理信息平台对整个灌区的水利工程进行监视监测、水利数据实时处理、水利业务广泛应用,在GIS为主的数据可视化集成环境下进行高分辨率的三维可视化浏览、查询、分析和模拟,实现自然地理环境的计算机虚拟在线和仿真模拟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程序化,实现“全面信息自动化”管理,节省企业的运行成本,提高分析决策能力。 系统特点: 基于成熟先进的技术构建,保证产品的先进性稳定性 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,保证用户应用的持续发展 严格遵守国家规程规范,全面符合行业标准 具备海量数据的管理能力 控制系统的网络化、智能化 实现管理控制一体化 运用虚拟仿真技术,为库区各种水利信息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表现形式 典型应用: 东风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信息化工程 东风渠灌区信息化系统信息平台涵盖了灌区管理过程的所有业务,主要功能包括:灌区基本信息、水雨情遥测子系统、墒情监测及抗旱、水库水质监测、各种监控子系统(视频监控、闸门监控、小区监控等)、网络会商、办公自动化(电子政务、OA办公系统、公众信息服务)、水资源信息管理、GIS资源管理(GIS 信息查询、灌区工情GIS)、数据库管理子系统、系统管理子系统等。 基本信息涵盖了整个灌区管理的基本情况,包括灌区基本概况、蓄水工程、渠系工程、发电工程、城镇供水工程、项目管理情况等,能够全面反映出东风渠灌区的概况和现状,主要为各管理处及信息化相关人员作信息发布、修改和查看。 渠系工程建筑物管理 水雨情遥测、城镇供水遥测、墒情监测、水质监测主要是展现我们东风渠各测站点的相关水情、旱情、水质信息,包括雨情、水位、流量、库容、流量、水量、土壤含水率等,主要分当前、日、月、年不同时间段来展现数据信息,并还设置超警戒报警栏目。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用水调配、供水控制、水库水质状况,以便我们能够更好的做好情况的分析和预测。 水雨情遥测数据 监视监控主要是视频监控、闸门监控、电站监控等,我们可以对各个主要控制点进行远程观察;对闸门进行远程控制,并实时查看控制状况;对电站运行状态和保护设施状态监视控制。 水资源信息管理主要是体现我们日常的水利业务应用,包括用水户、供水设施、管理机构等基础数据管理、用水流程管理、供用水管理,用水结算与明细管理;针对灌区各部分控制点流量、水位和用水情况的优化调度;整合系统内各类水情数据,作为决策分析依据。 GIS资源管理取代了我们传统的手工管理水利工程,传统的手工管理在水利设施工情信息的空间分布缺乏足够的表现力,通过灌区GIS的管理,我们可直观的在地图上面完成我们的水利设施工作,为维护工程设施、水资源调度、防汛抗旱提供有力支持。
|